2010.12.05
利用孩子剛考完第二次期中考的週末,連著兩天往外跑,第1天去阿公家順便繞去田尾公路花園,今天則是來到古坑荷苞山。
「荷苞山」以前我們就有聽過,但也不知道究竟在那兒?有什麼好玩的?後來上網查,才知有個登山步道,怕附近沒得吃,我們還是帶了泡麵以備不時之需。
我們上網查路線,一般都是走149甲縣道,不過我們從南部來,覺得好像走158甲縣道比較近,何況途中還有個「石頭公園」可以一遊。
但158甲縣道路較窄,比較不好開,而「石頭公園」以前應該是個度假村,但現在卻是門可羅雀,感覺是快要荒廢的模樣;也有不少像我們這種失望的「過客」,停下來看過之後就走了。
過了石頭公園很快就到了地母廟。
這間寺廟看來像是一貫道的道場,我們只是對廟前的那顆大地球感到新奇。
這座「八卦九龍池掌地球」以八卦為中心,池中有九條泥塑的彩龍,由池上的八柱支撐一個地球,地母娘娘、八卦圖便坐鎮在球頂,象徵至高無上,澤被天下。球內分為上、下兩層,環壁四周有五星、三官大帝、五形、二十四孝等圖案。
我們還在這裡見識到一個虔誠信徒,在地球內的至聖先師及財神廟等面前不停祈福,說像「司公」一樣念念有詞,聲調之高吸引不少遊客的目光。
地母廟旁的階梯步道就是荷苞山的兩個主要登山口之一。如果從149甲縣道過來,則會先到慈龍宮旁的另一個登山口。我們選擇從慈龍宮那邊出發,因為聽說只要15分鐘就能到達山頂,而地母廟這邊則要走40分鐘才會到。
開車不到5分鐘就看到位在慈龍宮旁的荷苞山遊客中心廣場,發現今天(12月5日)剛好是2010台灣咖啡節的最後一天,主會場是在綠色隧道,還有華山和荷苞山兩個會場。不過這個會場卻只有小貓兩三隻,當然也就沒什麼攤販了。
我們找了個的涼亭席地而坐開始我們的午餐,可是涼亭頂卻是露空的,還好還有微薄的樹蔭,在冬日正午不會太熱。
我們在涼亭上竟然看到應該在4月開花的稀疏油桐落花。
原來涼亭旁的那棵樹就是油桐樹,難怪涼亭頂是露空的,大概就是讓遊客可以在涼亭賞花吧!
吃飽喝足才有力氣上路,登山步道其實比較靠近遊客中心,有個很明顯的標示,應該不難發現。
遊客中心前的荷苞山意像就是一大朵油桐花,原來荷苞山就是客委會公佈的「桐花景點步道」中最南的景點,可說是油桐花的最前線。在登山口也看到少數幾朵油桐落花,看來季節似乎有些錯亂了。
雖然這段路較快較短,可是出發沒多久就看到迎面而來幾乎45度角的木棧階梯。
走了一段路後便是高低起伏的稜線,兩旁盡是萬丈深淵,還有部分枕木已經懸空,也是有些驚險。
孩子們一路走在前頭,在稜線的起始點時已眺望雲嘉美景,以為應該很快就會登頂,我在後面走得氣喘吁吁不停問,「看到三角點了沒?」,實在懷疑網路上所謂「十五分鐘」的登頂資訊到底正不正確呢?
終於到達標高265公尺的三等三角點。
這邊剛好是雲林縣從一望無際的平原過來的第一座高峰,所以視野未受限,可以清楚看到雲林系統交流道呢!
往地母廟還要再走約40分鐘,當然是回頭往停車場走囉!
下山後想說時間還早,就去主會場的綠色隧道瞧瞧。沒想到停車位一位難求,繞了一大圈還是回到剛轉彎進來的地方停車,也完全感覺不到「綠色隧道」的詩情畫意,全是攤販雲集了。來此,不免吃吃喝喝,說真的,這種攤位東西一定比較貴,也不見得好吃,不過因為中午只吃泡麵,加上又爬了小山體力也消耗差不多了,小朋友已經肚子餓了,所以買了蚵仔煎(50元)、大腸麵線(40元)、花枝丸、豆乳雞翅(各10元)和1伓1000C.C鮮奶茶(35元)。
我們在綠色隧道的228紀念園區拍了照(我應該站錯位置了,那時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涵,導致紀念碑的「2」方向相反),就結束這天的古坑荷苞山之旅打道回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