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8
前一陣子看到朋友分享「雲嶺之丘&五元兩角」感覺不錯,不過一看路程就涼了半截,從大林過去還要超過1.5小時的車程呀 !
不過最近油價降到20多年來的低點,下周要大漲2元,不趁油價便宜時去,還待何時呢?終於激起我的動力!
上週回去社頭剛好跟大姑聊到,她說炎炎夏日都不想出門,我說我們嘉義很多1000公尺的山區,至少比平地少個6度就很舒服了!不然找時間來我們嘉義山區走走。
想說2個人開車這麼遠,多載2個人比較符合經濟效益,那就一起去吧!
大姑從台中下來,一開始我跟她約在古坑交流道南下出口149甲線道的荷苞山桐花公園,後來才發現,這個交流道我們北上沒有出口呀!!我們得從158甲的古坑交流道北上出口,繞過地母廟才能到,多繞好大一圈呀!(上個月才去過荷苞山登山步道竟然忘了!)
所以後來我們就改約在古坑服務區,雖然他們得多開幾公里路,但這裡好停車,他們也不用擔心找不到路,方便多了!
另外若是從中北部直接過來,可以從南雲交流道下,走149縣道,同樣會接149乙縣道喔!
高速公路上見到仿若天神降臨的晨光!
我個人還滿喜歡「Google 時間軸」,雖然有人會擔心沒隱私,但對我這種旅遊咖來說,用來作為旅遊紀錄是再好不過了!(介意的人可以關閉定位的功能)
從古坑服務區到五元二角,從上午7:41到9:03,約1小時22分鐘,47公里。回程從下午2:30到4:00(中間停留石壁飯店約10分鐘),同樣約1小時20分鐘(不解?),39公里。
去回程路線大致相同,下圖是去程的路線,只有兩小段去回程走的路線不同。我們都是跟著Google導航走,第一段去程Google帶我們經草嶺,但回程時因為山路彎來彎去,該轉彎的地方沒彎到,卻意外走到較短的路徑,大概是因為這段路是產業道路的關係吧!
第二段就是快到五元兩角時,Google地圖顯示左轉再10分鐘左右就可以抵達,但因道路狹窄,現已被規劃成單行道,回程才能走。不過我們下山時還是遇到1輛硬闖上山的小客車,真的超難會車。
這一直行,可是多繞了好幾公里的山路呀!
即便如此,這段路也大不了多少XDD
途中我們還巧遇穿越馬路的國寶「野生藍腹鷴」耶!其他3個人都有親眼見到,只有我剛好低頭看導航錯過了。本想要從行車紀錄器的檔案擷圖,可惜路途太長,已被回程蓋掉了!可惜!
開到天荒地老、暈頭轉向,好不容易終於抵達五元兩角,停車場要穿越綠廊道,大約550m。不過一開始我們不知道停車場在哪?反正我們很早到,在涼亭的路邊、杉林步道入口就有幾個停車位,這裡剛好就在木馬古道和杉林步道中心點,要走哪個步道都很方便。
本來看一些網友分享,厲害的人會從東碧山莊續接木馬古道到五元兩角,再走產業道路O型環走回到東碧山莊,全程約15公里。不過我們這種肉腳團,直接就不考慮了。連走木馬古道都讓我有點猶豫了。雖然全長只有2.3公里,但得原路來回,就將近5公里了!所以原本我只打算走杉林步道到雲嶺之丘就好了。
不過後來朋友建議我們可以先走木馬古道,再走杉林步道到雲嶺之丘,我是擔心我們體力有辦法走兩個步道嗎?但五元兩角到雲嶺之丘還有車道,所以若體力不夠,捨杉林步道改開車到雲嶺之丘也是一個替代方案。
我們預估走五元兩角綠廊道到木馬古道,原路折返涼亭差不多也中午了,所以午餐就放車上不用背也輕鬆一點。
五元兩角綠廊道的入口也是往停車場的車道,真的要平日來才不會一堆車子。
蜿蜒的竹籬笆,我們光在這裡就拍好久XDD
慢慢走向竹林秘境
一大片竹子沿著步道兩側生長,茂密、筆直向上伸展遮蔽了天空與光線,形成天然的綠色隧道。
抬頭仰望,陽光穿過竹葉撒落的綠色光影,讓人感到神清氣爽。
網傳這裡有「台版嵐山」之稱,而且因為這裡人潮比嵐山少很多,甚至還不輸日本嵐山喔!
不過上次去日本京都沒有排嵐山竹林小徑,無法比較其中差異,有機會再去看看囉!
途中經過一座小巧的石壁「鷴」橋,因這裡常有台灣藍腹鷴,取其鷴(閒)命名,有休閒之意。前方還有用竹子搭建的廁所。
穿過竹林隧道後就會看到五元兩角綠廊道囉!
這個「五元兩角」的由來:原來這一綠廊道共有7座涼亭,分別是「三角、四角、五角、六角、七角、八角、九角」形式,這樣加起來就一共四十二個角,也就是四元二角,但由於「四」不吉利,所以又設計一個「圓形展示館」,就算是「一元」,這樣總數就是「五元二角」。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一圓」還沒施工,我們還納悶怎麼沒看到這個「一圓」呢?
最靠近竹林隧道的是九角亭和八角亭,我有認真給它數一下,真的是有九根和八根柱子喔!
大姑幫我拍的景深模式,綠林為底,配上鮮艷的外套和漁夫帽,我還滿喜歡的。
我就只會拍這樣....。
再來是七角和六角亭,不過亭子下面沒有桌椅,是要席地而坐嗎?
最後是五角、四角、三角亭。
三角亭超級小,大概只是為了當入口意象的概念吧?
三角亭的外面就是停車場,看到一大片高聳的竹林,再往前走就是木馬古道了。
在進入木馬古道前,我們看到下方路徑好像有竹橋就進去看看。
這裡是生態池,不過與木馬古到背道而馳,所以我們沒有停留。
生態池前方有個竹炭窯,由於石壁盛產竹子,為幫竹農轉型,發展觀光及在地文化,在林務局輔導下設置了雲林第一座竹炭窯。
不過看起來已經沒有在使用了,反而很像墳墓XDD
回到木馬古道的起點
木馬古道是早期居民應用「木馬」運輸木材的設施。近年在社區居民的努力下,已開闢修復完成為一完善的休閒步道,全長約2.3公里。
沿線綠竹遮蔭,筆直的竹子整齊而劃一。
每隔100公尺就設有哩程指示木牌
每隔幾百公尺就有石板椅可以坐下來休息,很適合我們這種肉腳團。
大概就像走在海拔1600公尺的分水嶺上,往南是石壁仙谷,往北則是萬年峽谷。
途中還有一些奇觀,像這棵樹中竹,就這樣不偏不倚從枯樹幹中心冒出來。
木馬古道坡度平緩,沒有陡上陡下的階梯,而且地面都是竹葉,減少行走時的反作用力,雙腳感覺比較不會痠。
據說這裡貌似電影「臥虎藏龍」竹林場景,讓我不禁想來跳拍一下XDD
是說一把老骨頭了,跳到骨頭都快散了吧!
偶有杉木與竹林夾雜著
這大概是最陡的一段,也就這樣而已!算是非常適合親子同遊的步道!
一隻不要命的鍬形蟲跑到步道上,老公怕被遊客不小心踩死,把牠抓起來放到竹林中。
大約在1200m附近有個觀景平台
視野遼闊
背後的幾抹紅葉讓我有賞楓的fu
可以遠眺嘉南雲峰、石壁山和玉山群峰喔!但到底誰是誰我是分不出來啦!
下瞰石壁社區,仔細看還看得到有茶農正在採茶耶!
如果體力不好的人,其實可以考慮在觀景台這裡折返,再往下走約1000公尺才會到終點天空步道(來回就是再多2公里喔)。
這天空步道跟溪頭天空步道有點像,但迷你許多。
坐落在杉木林區。特別的是,五元兩角到木馬古道一路幾乎沒有訊號,竟然在這裡出現訊號XDD
接著就往回走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