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3(五)
從王后莊園走到大特里亞儂宮(Grand Trianon),還真是有夠遠的!還得回到小特里亞儂宮,穿過筆直的花園,幾乎繞過整個大特里亞儂宮外圍才走到入口處XDD
看照片的拍攝時間,這段路走走停停竟然就走了1小時呀!不過沿途也是有許多美景值得駐足呀!
沿路綠蔭濃密,高聳大樹令人猜想從路易十四那時就存在了嗎?
大樹後方的橘園(L'Orangerie),不過查了Google翻譯,我完全看不到重點XDD
走近看一下也沒開放參觀
愛跳拍的小孩就是跳一下。
對面是理查德故居(La Maison de Richard )或朱塞烏館,是路易十五在特里亞農的首席園丁克勞德·理查德(Claude Richard)和他的子孫的居住地。
後來改稱朱塞烏館(Pavillon de Jussieu),這個名字來自植物學家Bernard de Jussieu,他沒在這裡居住過,但曾與理查德家族合作過而受到了重視。
被綠藤爬滿的牆面也很適合美拍!
繼續走就來到眺望亭(Le Belvédère),一個聳立在小山坡上的八角亭。
可以俯瞰著小湖
八角亭四周由人面獅身像守護著,裡面雖然空空的,但牆面卻非常漂亮。
再度回到小特里亞儂宮,穿過前方整齊、對稱的法國庭園。
沿著庭園往大特里亞儂宮走,右邊有一座法國亭(Le Pavillon français)
對面則是一座綠色涼亭(Le Pavillon frais),裡面有一些展覽,建於1750年,很像一棟綠建築。
涼亭前方綠意盎然的花園
凡爾賽宮隨處可以見這種筆直整齊的林蔭小徑,除了日正當中,不然真的曬不到太陽耶!
終於看到大特里亞儂宮的外牆了!
這國王花園的幾何圖案不知有沒有藏著什麼密碼?
結果轉了彎還是沒看到入口
再轉個彎,這是出口!入口到底在哪?好崩潰呀!
從出口遙望大門柱廊(Le Péristyle)和井然有序的花園,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成千上萬的花卉是種在花盆中,然後再埋在花壇中,以便隨時進行更換。
這是「大」特里亞儂宮,我們就這樣繞了宮殿半圈吧!
終於來到大門柱廊(Le Péristyle)了!!這個由八根康龐(campan)綠色和紅色的大理石柱支撐的名為「柱廊(péristyle)」的長廊,連接著整體建築的南北兩翼。
「我為宮廷建造了凡爾賽,為朋友們建造了瑪力(Marly)城堡,為自己建造了特里亞農宮(Trianon)。」 ——路易十四
這座法式風格、混合意大利式的城堡由路易十四規劃,他摒棄了法式的大屋頂,代之以低矮平頂,只有一層樓。
入口位於柱廊的另一側,面向庭院和大門。
比較起凡爾賽宮本身,大特里亞儂宮相對簡單樸素。
拿破崙皇帝的家庭房
▼鏡室,鏡面牆的設計靈感來自凡爾賽宮的鏡廳。
皇后寢宮(La chambre de l'Impératrice),過去曾經是路易十四的寢宮,還保留著原有的特色裝飾。
▼Chapel Salon(左)教堂沙龍,是路易十四使用的前廳和教堂,Lords Antechamber(右)上議院前廳,由警衛室改做飯廳使用。
▼Chambre de la Reine des Belges,Google翻譯「比利時女王的臥室」,是路易斯·菲利普(Louis-Philippe)的女兒路易斯(Louise)的臥室,她嫁給了萊奧波德一世(Léopold 1 er),比利時的國王。
為完成宮殿的室內裝潢,於1687年訂購了24幅畫作,其中有21幅由科戴爾(Cotelle)繪製,它們被佈置在
這間科特爾畫廊(Galerie des Cotelle)是以畫家科特爾命名,懸掛21幅他的作品,描繪了凡爾賽宮和特里亞儂宮的樹林景觀。
這個圓室的大理石地板很特別
看得出來這是啥嗎?兒子往上拍的水晶燈!
走馬看花很快參觀完大特里亞儂宮,看多了就有點懶得每個房間都拍照了,回頭再找一些介紹,覺得這篇英文部落格寫得很詳細,很有參考價值。
離開大特里亞儂宮,我們就繼續往大運河走。這邊只有販賣部
不過看了價錢,巴黎物價很高、觀光區當然就更貴了!加上也看不懂,懶得再查,打算回到巴黎市區再吃了。
但因為音樂噴泉,這邊通往凡爾賽花園的路口也被管制。
大運河這一帶微風徐徐,還滿舒服的!
很多遊客在此划船,我們就在這裡感受法國人的悠閒
阿波羅池,午後的時光非常舒服!
明明正前方有路,我們就是過不去呀!
想到還要繞凡爾賽宮花園外圍,才能走宮殿前,還要再走去火車站,實在很崩潰呀!
不過後來意外發現公車站,下篇再分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