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
今年春假,原本早早就搶訂到太平山莊住宿,規劃了4天3夜的宜蘭太平山、抹茶山之旅,可惜前兩週連日大雨,只得忍痛割捨期待已久的宜蘭行,飛奔到充滿陽光的國境之南!
里龍山是三大熱門登山路線之一,海拔1062公尺,是中央山脈南端的延伸,恆春半島唯一一座海拔超過1000公尺的台灣小百岳,但難度可說是中級山等級了!雖然單程僅4K,但最後1K很硬陡,媲美谷關七雄唐麻丹山,拉繩陡上,還因日前豪雨泥濘不堪。
不過登頂後的展望實在太棒了!360度環景,整個恆春半島海天一色美景 竟然還有不少的玉山杜鵑(很像,不確定這種熱帶地區)綻放著,這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里龍山有兩個登山口,南登山口多數路段土石坍方且山路險峻不建議前往,所以一般都是從鯉龍山人文紀念館的北登山口起登。
清晨6:44從大林出發,下南州交流道,沿著屏鵝公路過了楓港,到鯉龍山人文紀念館的路口都已經9點了!
沿著路標還要往上開一小段
鯉龍山人文紀念館有很大的停車場。
在上方基督專區有公廁
這邊視野也很好,可以欣賞到海天一線的美景
因為我們是平日來,所以直接開到登山口,這樣可以少走來回4公里的產業道路。
因為登山口的停車位不多,所以假日開上來沒車位的風險很大,但要開下去又路窄很難會車。
大約只能停個10輛出頭而已。
步道全長4km,來就是8km,若要再加那段產業道路4km,真的也算是很操的中級山!
09:28起登
09:41 沿路里程樁還有標示海拔,0.5K海拔397M
一開始就有一些拉繩路段,不夠這都算小case~
沿途不時可見海景
09:56 1K海拔491M,剛開始體力還不錯,不到半小時走1K。
09:58 不懂為何要叫「阿公的平台」?
但有非常棒的展望!
10:08 大約1.4K處叉路指標寫著「里龍秘徑—太石盤溪步道」,「行至20米鋼棧橋與主步道交會」。
看到「秘徑」當然要來走看看囉!回程再走主步道。
太石盤溪步道可以看到海景
步道要穿過溪谷,若大雨過後不久水勢較大應該就不適合走了!
這段路沒有遮蔭比較熱,但可以玩玩溪水。
沿著溪谷走,景色也很美
步道安全防護措施做得很紮實
還有不少護網
錯綜複雜的拉繩釘在石壁上,感覺很安全。
步道上吸睛的巨木「麒麟雀榕神木」
與海相望
10:34 走到鋼棧橋與主步道交會處,但這段怎麼可能只有20米?
10:46休息一下
今天準備了不少食物,畢竟要走上超過6小時的路哩!
11:02 因為走了秘徑,里程數中斷,直接就跳到2.5K了。
11:15 走到2.735K休憩區,有非常寬闊的涼亭,周邊還有一些的木桌椅。
我們沒有休息,往三角點繼續前進。
最後1.3K有點硬,這只是開始!
11:32 來到3K,海拔688m
由樹根和土石構成的原始路徑,一路爬升陡上。
12:01 耗時29分鐘到3.5K,海拔827m
之後的路徑因之前豪雨導致泥濘不堪!
也開始要拉繩陡上
12:41 花了40分鐘才挺進4K,海拔1031m,1公里爬升將近400m,真的很操!
最後一小段登頂的路更加泥濘,畢竟不是雨鞋族,我們只能慢慢通過。
12:55 終於抵達4.07K的三角點了!
里龍山海拔1062m,是恆春半島唯一一座海拔超過1000公尺的台灣小百岳!
山頂的展望實在太棒了!有不少貌似玉山杜鵑的花朵綻放著,這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山頂大石坐擁360度環景
有種君臨天下的氣勢哈哈!
可惜面向大海這一側的雲層太厚,不然可見海天一色的絕佳景色!
另一側大石稍低,坐擁不同視野的展望!
畢竟是恆春半島的最高峰,鶴立群峰!
雲層越來越厚,很擔心午後雷陣雨,老公一直催促我下山!
只拍照停留20分鐘就趕緊下山了,連午餐都沒在山頂享用,真的是很可惜!
13:15返程一路馬不停蹄、小心翼翼陡下回到2.735K的休憩區,都已14:38了我們才用餐!真的是很操!
看著陽光又露臉了,我們在樹蔭下小憩一下。
居然還看見一隻母帝雉,我們是覺得很像啦!但Google帝雉似乎生存在海拔1600m以上山區,不確定是否判斷錯誤?
15:28 再見「麒麟雀榕神木」 後改走主步道。
主步道也是上上下下
過溪
15:33 去程沒經過2K
V型谷
15:57 走20分鐘來到1.5K
16:01 回到秘境交叉路
回到登山口
16:31 終於回到登山口,距離09:28起登,耗時7小時!真的是累癱了!
還好我們是停在登山口,不然還要踢2公里的產業道路,應該很崩潰!
鯉龍山人文紀念館面海居高臨下,還可看夕陽!
這次真的很操,下山時兩條腿好像廢了!晚上腳痠到幾乎無法動彈!
本來要排三天兩夜,隔天還想走高士佛山和茄苳神木,但預估也要8K應該是走不動了就直接刪了!第三天的石門山步道我也覺得無法,打算隔天退房後就要回家了。
沒想到在四重溪洗了溫泉浴後,體力就恢復大半,吃完午餐,還把第三天的石門山步道拿來走完才回家,實在太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