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3
小孩回家的周末,我的生活步調就被打亂。除了照三餐煮,或出去逛街吃大餐,戶外生活就免談了。
不甘心我一週一步道的壯志被迫中斷,今天一早5:40自然醒來,想說不然來補一下上周未完成的中正後山步道吧!
本來不想吵醒老公和女兒,我打算自己騎車去走就好,沒想到老公居然早我幾分鐘下樓了!當然我們就一起去囉!
今天我們把車停在西邊入口處的路邊停車位,這邊沒有步道導覽圖。
步道前方筆直高聳的樹
西邊入口前段大致與修德路平行
中間有大片綠地
往裡走宛如一座森林
後山步道很多消防設備,畢竟緊鄰校舍,一旦失火會很恐怖,所以要做好準備。
從螢火蟲復育區一路下來的小溝渠,下了幾天雨,終於有點水流了。
步道少有的階梯
一上來竟然就到終點了!就是女兒幼時的「秘密基地」。
發現上面還有幾個小洞標示著數字,不知作何用?
折返走上週走過的路徑,又注意到「明志亭」旁貌似針葉林的樹,我都不知道這些樹名,要認識中正校園的植物還真不容易!
後來看到系上老師分享,才知這是「肖楠」,還有一棵是她親手種植的喔!
螢火蟲復育區前的「鬼畫符」,我只猜得出來其中一個應該是「雨」字吧?
(更新:後來查到原來是「枯荷聽雨」四字,請見自由時報報導)
終於看到「高師亭」了,原來它還在!
所以它跟「明志亭」是不同一座涼亭,這下我終於搞清楚了!
從涼亭往下一片綠油油草地,可惜蚊子太多,老公就不想多停留一下!
快回到西邊入口時,聞到一陣花香,原來是七里香盛開了!旁邊的姑婆芋也開花了耶!
終於畫出一圈啦!
不過才走了2.3公里,我們還意猶未盡,想說不然再去走一趟寧靜湖吧!
2020.05.23
前兩天進入梅雨季,早上雨停了,又看到FB動態回顧跳出2015年的今日,分享同事在寧靜湖秘境的火紅地毯,午後就衝去中正探查一下。
可惜此時還未到鳳凰花盛開的季節,不過既然來了,就順便走一趟「校園北側休閒健走步道」,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後山步道」,這樣應該也可以算有完成「一週一步道」的壯志吧!?
這個地圖貌似可以從大門長驅直入到步道入口,其實走路是可以,但若是開車就須繞ㄇ字型的外環道路,東側入口位於法學院斜對面、西側入口則是在足球場對面。
因為晚上步道沒有路燈,禁止進入,避免發生事故。
東側入口高聳大樹,第一次環抱它,腰圍還不小哩!
光看照片很難想像這是校園,而且是我每天工作的地方,不過我覺得我應該有五、六年沒來走了吧!
我跟老公說,我們就是閩南語俗諺中的「近廟欺神」,明明離家這麼近的地方就有古木參天的步道可以走,甚至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我們卻一點也不珍惜。
老公說,沒辦法,誰叫工作場所是你一下班就想逃離的地方!
途中有個螢火蟲復育區,不過既然夜間禁止進入,當然我也沒有晚上來過,也就不知道能不能看得得螢火蟲了!
但我卻聽到蛙鳴不絕於耳,所以蛙類肯定不少,尤其下了兩天的雨之後。
叢林裡的綠草坪,在初夏油得發亮!
不免想起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很常帶他們來走步道,然後兩小在綠草坪奔跑著,身影變得好小!
印象中的「高師亭」變成了「明志亭」?還是多了一個「明志亭」?Google一下「明志亭」最早見於2013年的校園報導,但我竟然完全不知道!
天呀!那我到底是有多久沒走進後山步道了?
此刻正在整修中,樣貌與我文後2011年的原始貼文已大不相同!到底「高師亭」還在嗎?下次再找時間來找答案了!
明志亭附近及接近學人宿舍步道兩旁,種植幾十棵臘腸樹,果實成熟時還頗有份量,學校會派人適當修剪,不過還是要小心掉落時會砸傷人喔!
左方通往學人宿舍,孩子幼時就讀的托兒所就在學人宿舍區,這一個圓環內側就是他們口中的「秘密基地」。
想想孩子真的很幸福,學齡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親近大自然,比起都會區的孩子只能困在狹小的園區,更多了伸展和想像的空間。
沉浸在回憶中的我,一直想繼續走恢復一下記憶,但此刻竟然就下起雨了!老公狂念我不讓他帶傘,其實我只有說應該不會下雨吧?他若堅持要帶我也不會阻止呀XDD
本來打算從東側入口走一圈到西側入口,只好就此折返了,下次再來給它畫上完整一圈!
不過顯然Google「高師亭」的位置是標錯的,因為下圖「高師亭」的位置那個方向是往學人宿舍區,我確信那裡絕對沒有「高師亭」。
2011.01.31
中正大學的後山步道,全長2公里,也是我們假日的好去處。有東西兩處入口,沿路都是高聳的林木,除了不絕於耳的蟬鳴,還住了不少的蜥蜴和少數的石龍子,我們家小朋友最喜歡抓蜥蜴,不過我們還是會放牠們回去,只是讓健行多些趣味。
在後山步道東邊入口附近,可以發現一座美麗的的涼亭,這是數學系的退休老師高正雄副教授捐助十萬元,由阿里山鄒族原住民所搭設、具鄒族色彩的「庫巴」茅草涼亭。
為什麼會命名為「高師亭」?好像會讓人以為跟「高師大」有什麼關聯,其實就是為了感謝高老師的捐贈而命名的。
聽說學校有老師還把學生帶到高師亭來上課,想來頗有「山林講學」的韻味。
從涼亭望下去是一片青翠的大草坪,依著原始山坡地形,被規劃成高爾夫球練習場地,這還是我們家小朋友參加過學校體育中心寒暑假辦的「運動小健將」育樂營後回來告訴我,我才知道的。
他們在這裡比賽推杆,原來草地下還躲著高爾夫球洞哩!
靠近學人宿舍的這段步道,有許多臘腸樹,結實纍纍,可惜不能食用,許多朋友還沒見過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