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4
本來想說本週和下周都有鋒面襲台,一週一步道的壯志應該會被迫中斷了,沒想到難得週日出現空檔,而且多雲的天氣應該也不會太熱,當然就要把握機會了!
想說連日豪雨,走淺山比較安全,林內龍過脈步道屬低海拔山區,而且早在在2015.03.01我們就和媽媽還有同事夫妻一起來過,不用做什麼功課就可以出門了。
不過也已是5年前的事,早忘了確切位置,反正就是在林內火車站附近,憑一點印象,就讓Google導航帶路,沒想到就帶我們到開復廟這邊的登山口。
Google導航的目的地無法停車,我們循著停車場指標就來到開復廟前,感覺跟5年前停車處不一樣,好生納悶。
走到最後我們才知道,5年前我們是從濟公廟走,只走左下方綠色的步道到觀景平台就折返了。
這次我們看了廟前廣場的導覽圖,也是打算從濟公廟(3號步道)開始走,走到最右邊的觀景平台再從廍坑折返。
不過搞不清楚東南西北,還是開Google導航,它就帶我們往下圖的方向走。
後來看途中的導覽圖,才知道我們是走在導覽圖中間橘色的產業道路(照片中2號步道的指標),跟5年前走的(3號步道)完全不同!這一段根本就是從沒走過的步道呀!
這樣也好,感覺比較新鮮。
產業道路一開始也是竹林,不過當然沒有像上次去五元兩角的竹林小徑那麼整齊而劃一。
夏天天亮得早,還不到8點就已經有不少人下山了。
真心覺得這裡的山友特別友善,幾乎每個和我們交會的人都會跟我們道聲:早!
前面那對夫妻,還多次回頭觀察我們,可能看我們一副外地來的生面孔,後來就忍不住問我們要走哪裡,還跟我們走一小段路。
結果他們跟我們走到這裡就回頭了,還叮嚀我們雨後路滑要小心走,真的很熱情!
這裡就是產業道路的終點,接著就是人行步道,也就開始接受挑戰了!
往廍坑的路應該中斷了,這樣回程往濟公廟走,剛好陰錯陽差配合調整也是滿順的。
明明是多雲的天氣,但天氣卻異常悶熱,完全無風,加上一連串的陡坡階梯,讓人感覺吸不到空氣,快要窒息了!
終於登頂了!看我的頭髮都濕了,就知道我真的使盡了洪荒之力才走上來的呀!感覺這次比前幾次走得還要崩潰呀!
不過這種天氣,想當然爾一定是一片白茫茫呀!
觀景涼亭山友不少,很多人在這裡泡茶。
還有瓦斯爐可以燒熱水,特別的是竟然還有提供扇子讓山友涼快一下!
旁邊的山友看我滿頭大汗,主動跟我說可以去柱子上面的袋子拿扇子來搧涼,不然還真的不太容易發現哩!
還有簡單的體能設施,不過走到這裡大家都沒力了,誰還會去用這個呀!
涼亭下方已座無虛席,我們只能坐涼亭外面的休閒椅,不過前日大雨椅子還有點小積水,還好我們有隨身攜帶野餐墊,鋪在上頭, 舒適到差點讓我想躺下來小睡一下說XDD
我們在這停留了好久,本來都要折返了,後來才知道這只是中間的觀景「涼亭」,不是步道終點的觀景「平台」(無屋頂)!
想想還是要走完看看,再繼續前進。不過雨後水泥路上頭又有竹葉容易濕滑,所以不甚好走。
最後一段是懸崖路段,就是龍過脈步道最明顯的稜線路段。
兩旁都是斷崖
有些路段有設欄杆,但多數都沒有欄杆,真的要小心行走!
視野很好,遠方是延綿不絕的山脈
這段路走起來也滿有趣的,從稜線回到山林,仿若一線天步道。
像走入濃密樹林的小徑。
終於來到觀景平台,但一樣白茫茫,所以我們停留一下喝口水就原路折返了。
再度回到觀景涼亭,山友更多了!完全沒座位了。
雲霧消散不少,視野開闊,但太陽也不時露出臉來,好悶熱呀!!
離去前在步道欄杆附近看到一些飛舞的蝴蝶,我們沒有抓牠喔!我們只把手親親靠近牠,牠就自己跳上我們的手掌了!
老公直說這就是林內著名的紫斑蝶,但我存疑,雖然從沒見過紫斑蝶,但這蝶翅明明就是白斑,而不是「紫」斑呀?
他說因為很多品種,所以會有些不同....
回家Google一下,果然不是紫斑蝶,而是台灣三線蝶,又稱細帶環蛺蝶。
展翅時有有3條白色橫帶。要不是以為牠是紫斑蝶,我應該不會幫牠留下身影剛吧XDD
回到來時產業步道 (往開復廟)與3號步道 (往濟公廟)的叉路。雖然知道產業步道比較好走,但不挑戰完整的龍過脈步道有點可惜,我們還是往陡坡前進了!
走到這裡我們的回憶就全上來了!我們上次跟媽媽和同事夫妻就是走前面那段路呀!
左上就是觀景台,我們是從右邊的濟公廟走來的。老公還說那時他有問要不要往鐵管坑走,但想說帶著快70歲的媽媽能走到這裡已經好棒棒了,所以就直接原路折返了。
觀景台的景觀其實跟前面差不多
一路綿延過去的高壓電塔反而比較壯觀!
往濟公廟的路程也是走在稜線上,但兩旁就有欄杆,我猜想這段應該比較多人走,所以維護得比較好,比較安全。
還好這時剛好比較沒日頭,不然會被曬死。
我在高處看到這個視角還不錯,先衝到前面請老公幫我拍。
然後我再幫老公拍他那邊的角度
最後走回「林內公園」
我們走得很累,就沒再多繞公園一圈
直接到濟公廟找洗手間洗把臉~沖涼!
這就是3號步道的入口,上次我們就是從這裡起走。
我們再走回開復廟,經過林中國小側門時才想到,有聽到山友說穿過校園比較快,原來不用走大馬路。
前半段走到觀景涼亭休息時按暫停,要恢復時誤按結束,只好重新開始。
這趟步道就走了超過6.5公里,走走停停耗時2小時40分。
時間控制得不錯,差不多11點多,我們這次就沒帶午餐上山了,直接就近到火車站前吃林內有名的豬腳吧!
本想點一份大的豬腳飯和一份排骨飯,但我們都還蠻沒點餐,擦桌子的店員聽到我們在討論,就跟我們說:沒有大的了!
那就只好改小的,只是不解的是,後面一直有聽到說外帶X份大的,內用X號桌大的X分,那是哪樁?
總之,這就讓我們感覺超不好,所以都不想拍照了。豬腳是真的不錯,但排骨真的很柴,只差10元還是點豬腳就好。
生意很好,外帶的的比內用的人多,感覺還是在地人比較多,但這價格也沒有什麼配菜,我個人是不太推。
補一下5年前的照片
2015.03.01
這次我們是把車子停在淵明國中前,然後得爬上好幾階的階梯。
上來後從濟公廟旁的小徑上山,林內公園是早期的林內神社,所以還有一些日式遺跡。
那時感覺龍過脈步道就是只有下面綠色這段,私以為這圖不符合比例,明明產業步道之後那段好長,但下圖看起來卻只有一點點...
快70歲的媽媽真的好棒棒!這麼陡的階梯都能走得完喔!
母女合照
研究一下還是放棄往下走,只走到平台而已。
老公撿了一個姑婆芋
學一下龍貓的場景!
全體合照(未徵求同事同意po照,故馬賽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