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為了遠離台北的高物價生活,我們夫妻先後商調到南部一所國立大學服務。和我素昧平生的楊組長,是我們能免於當「雙城夫妻」的恩人,只因他認為,「夫妻同機關比較不會有異動」。這樣單純的想法,卻促成我們後半輩子在此陌生鄉鎮定居。
不僅如此,我一來不到一個月便請產假,恢復上班都已九月中旬了,當年度考績在他爭取下,最後竟拿到甲等。他對「新人只能吃烤鴨」的不成文規定頗不以為然,只要新人有明確的優良表現,應該有機會拿甲等。
為此,我對他感念再三,即使隔年我又因請產假而難逃吃烤鴨的命運,但這兩年考績對調,卻對我造成極大的鼓勵與肯定。我對他、對工作,莫不抱持著「回饋」的心情,不計較多做一點事,因而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直到他調至其他單位,我才有了驛動的心。也在這段過程,我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原來,我對他的回饋,還是還諸於自己。
我在工作中學得更多的電腦操作技能,在服務態度上獲得更多的好評,因此在應徵其他單位時的測驗及面試中,我得以展現出優於他人的氣勢,而中選。
(感謝楊組長在公職路上對我的影響,使我深信,多做,不會多錯,反而會提升自己的附加價值,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
【2004/11/8 聯合報繽紛版】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