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5
沒想到,距離我們上次到梅山圳北休閒步道,竟然也隔了6年沒再去了呀!
2014.02.22我們夫妻倆和同事夫婦一起到訪,適逢茂谷柑產期,遇到好心的果農送我們一大袋的茂谷柑讓我們在路上解渴,還可以外帶,我們要付她錢他們還不收,實在太感恩了!
今年清明連假,因為新冠疫情越演越烈,不僅不能出國,連國內熱門景點,為免群聚感染,政府也呼籲不要前往。
但油價已暴跌到17多年來的低點,95每公升都跌破19元了,不開車出門實在對不起自己,折衷的辦法就是到人少的山區。
不過兩個小孩對爬山早已沒興趣,所以等他們提早回學校,我們才能到山區走走。
老公念著要去圳北休閒步道已經好幾次,但我都興趣缺缺,想找新景點,但又嫌車程遠,也就又賴在家裡了。今天天氣陰陰的,涼爽舒適,想說也不能一直掛在電腦前,就順著老公的意出門了。
往梅山的162縣道小葉欖仁隧道,看到FB社團友人分享,專程停好車走回頭拍,這個路段車速很快,感覺是冒著生命危險拍照XDD
濃密的綠色隧道,整齊劃一初綠的層次還挺美的。
圳北休閒步道就在往太平雲梯的162甲起點附近,還沒到禪林寺前方的路口,就有明顯的指標。本來看到「太平雲梯」的指標很想直接開上去,但想說連假人一定很多,又看到要現場購票的指標,就打消念頭了。回來查了一下網站,太平雲梯還可以先網路預約購票,一般民眾100元,但嘉義縣市民只要30元!真是太好了,立馬列入下次全家出遊清單。
今天前方路段正在施工,不過還好車子還開得過去。左圖是上次拍的。
圳北休閒步道有幾個登山口,我們最常從太原宮後方開始走,車子停在廟前附近就好。
從導覽圖來看,去程我們是走太原宮右邊那條「廟後古道」,回程則走藍色的產業道路回到太原宮。
斑駁到幾乎看不見字的指標,往觀音山頂峰1650m,約90分鐘,我們邊走邊拍照,也差不多這樣的時間,算是相當好走的步道。
這個隱身在民宅後方的「廟後古道」(男子走出來的小徑),第一次來的時候若不是問過當地人,應該沒人找得到吧?
民宅的後院與「廟後古道」相接(老公站立處),超像闖入民宅的感覺。
前半段的路況比較好,應該是民家有整理過。
但走大約50公尺之後,就是荒煙漫草了。
難怪剛剛從小徑走出來的男子有稍微抱怨,以前政府都會派人來維護,現在都沒了。
還要不時提防擋在路中間的大型蜘蛛網,還滿恐怖的。
走到我們差點想回頭走產業道路上觀音山了。
還好這一段路很短,就接產業道路了。回程我們就走產業道路了,不然下坡又雜草叢生比較不好走。
圳北社區的古道是早期嘉義梅山龍眼林與雲林古坑龜仔頭兩村的聯絡道路。
我的身後就是上面那條「廟後古道」。
產業道路旁色彩艷麗的花朵盛開著,感受春暖花開的好風情~
繼續往麻園寮山的指標走。
這段產業道路以檳榔樹為主、剛好看到有人拿著超長的鐵剪在採檳榔,還真不容易控制呀!
還有一些柑橘果園,上次來剛好遇到茂谷柑產期,熱心的果農還送我們好大一袋茂谷柑哩!
這次來產季已過,但老公忽然發現一顆被遺忘的柑橘掛在樹上。
還有蓮霧,很少看到蓮霧小時候的模樣,我跟老公還爭論到底右下圖是花苞?還是果實?
不久就會來到百年蓮霧老樹,這棵樹在2011年12月經農試所鑑定已有100-110年的歲月了。
老樹周邊已規劃為「芳秀露營區」,本以為剛蓋好,遇到主人稍微聊一下才知已營運將近3年,原來我們已經這麼多年沒來!回來翻照片才知道原來都過6年了,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呀!
露營區維護整理得很乾淨,還有養小動物,在Google評論有很高的評價。
這個應該是全年皆紅的紅楓吧?
有種賞楓的Fu
露營區後方通往觀音山頂峰
沿路又是百花爭鳴的景色
中間先經過一個土地公廟
旁邊有個小涼亭可能有善心人士整理過,比上次來又更加美觀。
涼亭前鮮豔的草花豐富了視覺享受。
涼亭的匾額是2014年仲秋設置的,題名為「芳輝亭」,我們上次來的時候正是當年的年頭,再次感嘆時光飛逝!
我們事先準備了熱水、泡麵和水果要來野餐,本來要去山頂的觀音亭,但老公遠遠聽到有人聲,覺得就在這裡午餐比較不用擔心群聚。
果然這裡比觀音亭舒適多了,還有流理台和鍋具喔!
還有善心人士扛上來的瓦斯桶,都提供山友免費使用,下次可以帶些食材來自己煮個湯麵!
沒帶腳架,也沒自拍棒,也沒有遇到任何人,依舊可以自拍不求人喔!
休息後繼續往山上走,眼光依舊放在這些色彩繽紛的植物!
土地公廟後再走一小段便可以抵達觀音山頂峰。
途中繼續拍照
果然到了山頂的觀音亭就遇到4-5個人正在煮食。
都有落實社交安全距離,哈哈!
觀音亭的太極石和三等三角點,高約430m。
遠眺雲嘉平原
防疫期間避免群聚,所以我們就沒在觀音亭多所耽擱,停留一下就打道回府了!
回程我們走另一條步道,又看到盛開的九重葛。
老公無意間發現樹上垂掛一球一球長相奇特、但十分雅致的小花,FB一分享,馬上就有達人朋友告訴我這是「球蘭」,可以種植在室內做園藝布置。
遠遠看見一棟豪宅矗立高處,路口有個「曠野」招牌,走進去探個究竟。
回來查了一下原來是民宿
比較特別的是工作是前滿滿的多肉植物盆栽
各種不同品種嘆為觀止呀!
還有從石縫冒出來的石蓮花,真的滿特別的!
回到停車場,走走停停大約耗時2.5小時, 對我們這種肉腳團來說,算是輕鬆好走。很適合走個半天,野餐一下再回家睡午覺剛剛好。
而且從我們家開車過來大概只要20分鐘,交通非常便利!
這次選在春暖花開季節前來,不僅天氣舒適,生態也更多多采多姿,真是一趟賞心悅目的健走。
2012.09.07
趁著學校還沒開學,老公還有空請假,我也還有9天強制休假還沒休,今天我們再度往山上走,本想去一些更高更遠的地方,但想想油價高漲,還是不要跑太遠,再訪梅山圳北休閒步道吧!
今年3月,我們第一次走梅山圳北休閒步道,上次我們是往正良橋的南邊把車開到圳北活動中心,再走步道到觀音山。
這次我們走正良橋的北邊,把車停在心行橋附近的停車場,走產業道路再接步道。產業道路一路好走。
不過步道入口附近好長一段都是好漢波,我們不禁唉聲嘆道:「幹嘛沒事來這裡自討苦吃…」。
老公你也等等我…
今天太陽不大,不過有點悶,一路上也沒什麼風。
這步道還可通往古坑...(告訴你還很遠哩)
土地公廟旁的涼亭仍舊有一串山蕉,該不會是上次我們來的那一串吧!?
到了山頂涼亭才感受到有些許微風。上次走到觀音亭本想好好休息吹風,不過因為接近中午時分,還是得趕快下山填飽肚子。
這次我們有備而來,帶了泡麵果腹,還可小憩一下再下山,十分悠閒。
上次來還開著小白花的柳丁樹,現在已結實纍纍。
太極石
2012.03.23
假日每次一提議要去山上走走,兩個孩子就哇哇叫了。所以我們夫妻倆決定請假自己去,省得親子衝突。
臨時上網找離大林最近的,又不用花太多時間走的梅山圳北休閒步道,步道入口就在就在梅山往太平(162甲)的路上約0.7公里處。
約300公尺接圳北大橋,我們在橋旁分叉路不清楚該過橋或停車,還好有個導覽圖,並拍了照,隨時可以查看。
兩條路都可以走,不過懶惰的我們決定走最短的,往南邊的圳北大橋走,把車停在圳北活動中心,走步道到觀音山。
古道入口隱藏在一家民宅的後巷,很難發現。
古道沿野溪闢建而成,綠蔭濃密。
相機忘了充電,只好用手機拍,效果不好,不然沿路草花開得很茂盛,很漂亮喔!
走不到1小時就到達觀音亭了!
視野遼闊,微風徐徐,非常涼爽~
觀音山(海拔428公尺)三等三角點
山頂觀音亭
太極石
順道到禪林寺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