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多前我們遠離台北的塵囂,來到這個小鎮,買了這戶有著畸零空地的透天厝。只可惜建商已將空地全鋪上水泥,為了滿足我們對綠色大地的渴望,後來我們便請水泥工沿著圍牆,砌了一段L型花台,可以種些植物。


外子是「鑑賞型」,選擇種了桂花、玉蘭花和桃花這些有香味可享受的樹種;我則是「經濟型」,種了桑椹、木瓜和甜玉米這類可以滿足口腹之慾的植物。


第一次,我們完全不懂得施肥,可憐的植物只能喝喝「白開水」,雖然如此,它們還是慢慢長大。收成的甜玉米,小到每穗都像雞蛋,而且一株只長了一穗,但是心情好愉悅,我特別把他們取名為「雞蛋玉米」,這可是市面上買不到的!一次全部下鍋,雖小巧玲瓏的,卻非常的甜,吃在嘴裡,那種滋味更是難忘!


我想光是喝「白開水」實在太委屈它們了,聽說洗米水澆菜很營養、廚餘可以製造有機肥,天真的我連問也沒問人,就將兩者相加,放在桶子裡去催化,心裡想著到時候就可以用有機肥來施肥了。沒想到竟長出一堆蟲,還真是夠營養了,我連看也不敢看,外子收拾完殘局說,下次再弄成這樣,自己處理。


後來,我透過同事的幫忙和指導,買了專門做有機肥的廚餘桶以及菌母,開始學做真正的「有機肥」。我努力地將廚餘收集起來,連辦公室的果皮都帶回家,經過密封處理及菌母分解作用,流出的汁液稀釋後用來澆菜,一段時間後,再將廚餘埋入土中腐熟,就是很好的有機土。


這次種出來的玉米總算比較像樣了,又另外收成了許多種青菜,能在灰色的都市叢林裡,做個快樂的農婦,還真饒富情趣。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那二棵木瓜樹,有點「欠罵的」,起碼超過兩米了,還不開花;而別人家的木瓜樹還沒一個人高,就已結實纍纍。去年過年時,外婆來我們家,斷言我們種了一棵「公」的,我們便決定砍了它,免得徒然吸收養分,又沒效益。但想想年節期間,不宜「殺生」,便想說過完年再來砍吧!或許是它的「求生意志」,也或許是季節對了,二棵木瓜樹相繼開花結果,我們苦等一年多終於也吃到「甜頭」了。


前一陣子因買不到菌母,我索性將廚餘及果皮直接埋入土中腐爛,竟發現這些綠色植物不可思議的生命力。


意外的發現已經一年多不曾撒過種子的玉米又冒出三、四株來了,一開始我們都懷疑那是雜草,但漸漸的它真的愈長愈像玉米株。努力思索,才想起來那一陣子曾將煮好放在冰箱好多天,忘記吃的「糯米玉米」拿去埋了,這可算是「奇蹟」吧?它竟也長出玉米了,只可惜被蟲子啃光了!


慢慢的,釋迦、芒果、荔枝、文旦都冒出芽來了,我們又多了好多棵小樹;還有「鳳梨」,其實我們還不能確認它的身份,因為它只有冒出個鳳梨頭,又長得慢,也不知道會不會長出鳳梨來,只有再靜待「奇蹟」了。


當年的四棵小樹,如今也枝葉茂盛,只是土不多,倒也委屈了它們;現在又多了那麼多「奇蹟」來分一杯羹,看來在這一片綠色世界裡,有得爭了!


 


2004/2/24 青年日報青年副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瑄小資旅遊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